找到相关内容1269篇,用时1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净土教在日本的流传与发展

    成佛的教派归为难行道,而把净土教称为易行道。用末法世来阐释现实世界,赋予净土教救世精神;而难行易行道的区分,促进信仰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这种思想的产生,来自对动乱时代的反省与自觉,从而使神的世界...但同时也重视观想念佛,保留了不少自力成佛的因素。因此,其对的贯彻并不彻底,带着智慧念佛的胎记,仍主要是知识阶层的宗教。  净土宗、的成熟有待于唐僧善导的出现。善导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韩 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2665284.html
  • 佛教祈愿心灵的探索:以净土信仰为核心

    的依凭有著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存在著直接依凭信心,就通往解脱的“念佛法门”。大乘念佛法门的极致,就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信仰。在龙树、善导等祖师的整理发挥之下,净土念佛人的祈愿心灵表现为:自觉为愚弱...”   先来看看一般的宗教学者所认识的佛教,是一个怎样的风貌。  在许多“比较宗教学式”的论述中,有一个惯常的说法,就是用“自力与”这一组概念,来分判佛教与一神教的差别。这里的“”,其实指的就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0259927.html
  • 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称作自觉觉,因此这种统一又称为自觉和觉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达到了觉满(觉行圆满)之境,就是佛境界。   3、自力和的统一。   对于修行依赖力量,佛教道德强调二种基本的方法,“何等二法?一者依自力。二者依外力。”[13]一是依自力修行,二是依修行。佛教中虽然也有纯依自力和纯依的说法,但也体现出自力和的统一观,比如经中讲,“舍利弗如是念已,...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641418.html
  • 关于本愿念佛致 臻老法师、惟贤老法师公开信

    清净心不能往生,等等,已由凡夫有碍知见,将佛身佛心隔别,今更憎嫉“本愿”二字,必欲灭没而后快,何异于手执利剑,挖却佛心也!  历代祖师,或专倡本愿,唯信为入,如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或注重本愿,兼顾自力行持,如莲池、藕益、印光等,然莫不叫人专注信愿,剿绝疑情,贵乎专持,杜斥杂修,今日后学,敢不循祖规乎!  印光大师言:“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2546731.html
  • 简述净土法门的源流和价值

    然而对于净土法门也存在一些误解,禅者讥其崇尚,学者嫌其理论浅易,是以它在“精英佛教”的殿堂里没有位置。学术界专门研究净土宗的人尤其缺乏,这与它在现实佛教中的流行是不相应的,因而加强对净土法门的研究,...自力往生,没有接引,体现了早期佛教重视自力自修的本质。  正是由于声闻净土往升不易,只有得果贤圣才得到达,不能满足多数众生的需要,因而随着大乘佛教的产生,建立了与之相应的以弥勒净土为代表的“菩萨净土...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3568653.html
  • 譬 喻

    敢知旨趣。」昙鸾大师言:「非常之言,不入非人之耳。」古人亦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弥陀本愿之救度,深具佛智不可思议之力用,致使凡圣善恶...《易行品》有难行易行之判,步行乘船之喻;《 往生论注》第亦有自力之释,并举十喻;《安乐集》第亦有七喻,乃至三十喻;《往生要集》仿之,亦另举十喻;《观经疏》亦多设譬喻,其中「二河白道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0063336.html
  • 杨文会的日本真宗观

    名号,在所谓弥陀四十八愿中尤重第十八愿,即:"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称之为"念佛往生愿",在解释中尤其强调"念"是心念;信是对弥陀"本愿"--的绝对...但排除"诽谤正法"者。善导《观无量寿经疏》主张这两种人都可以往生,日本的源空也继承这种观点。亲鸾立足于绝对的弥陀信仰,把善恶伦理的观念排斥在念佛往生论之外,说人的行为的善恶是前世的"宿业"所决定的...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646944.html
  • 圣严法师答:什么叫做易行道和难行道?

    一百零七佛,乃至善意等一百四十三菩萨名号。至中国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卷上,则鼓吹专念‘阿弥陀佛’一佛名号,称为易行道,宣扬弥陀的本愿,乘佛本誓愿,即得往生彼佛净土,以佛力加持,而入大乘正定之聚。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则将难行道称为圣道门,易行道称为净土门。到了日本的法然上人,则标出‘自力圣道’与‘净土’,来说明难行道...

    圣严法师

    学佛群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162211732.html
  •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法时期,求“阿毗跋致”,有的靠自力修行,有的靠(佛力)加持,靠自力的为难行道,靠的为易行道。这就是“二道二”说。   昙鸾审时度势,指出了求阿毗跋致难的大环境:一是五浊恶世。指我们生活在由...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去求得佛的加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众生能够修得正果,昙鸾提出只要对阿弥陀佛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具有往生西方的强烈愿望,依靠,即乘着佛的愿力,就一定能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往生...

    郭征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5551104.html
  • 禅宗禅净合一思想略论

    的“鬼本佛教”和“死本佛教”,有利于人间佛教的开展和落实。同时保留适当的净土修行,也可以防止禅宗融贯中的浮泛之弊。  关键词:禅净合一 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人间净土  作 ...直接否认西方净土,却坚持认为净土是出自于自心。后者则更重来世,以弥陀接引往生为归,主要依靠佛菩萨的外力加被,信仰的成分更加多一些。  一、 禅净合一之唯心净土  禅宗内部出现了许多提倡禅净合一的祖师...

    樊旭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0858903.html